大学生,你们应该学会怎样做儿女!
读过鲁迅先生那篇著名的杂文《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之后,我一直对旧中国“长者本位”的家庭观念深恶痛绝。在这种观念之下,“父对于子,有绝对的权力和威严;若是老子说话,当然无所不可,儿子有话,却在未说之前早已错了”。而我更对那些“觉醒”了的父亲敬佩不已,他们“各自解放了自己的孩子”,“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然而鲁迅并没有告诉我们,把孩子们放到“宽阔光明的地方”之后,如果他们并不能学会“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怎么办?那么,“我们现在怎样做儿子”?
我们需要学会感恩。鲁迅说,“父子之间没什么恩”。我说过,我不是“圣人之徒”,听到这样的断语当然不会“面红耳赤”,但我也确实坐不住了。按照费孝通先生的观点,生育完全是一件“损己利人”的事情。单从个体的角度来说,在从**到生育的环节中,人具有跳出这一圈子的能力。他既然能跳而不跳,却偏偏要这般“损己利人”,当然不能说一点恩都没有。退一步来说,即便将“生”看作是满足性欲的副产品,没什么“恩”的话,那么“育”呢?难道一点“恩”都没有吗?我想,我们只有怀着感恩的心对待自己的父母,才可能以感恩的心面对这个世界。
我们需要学会体谅。就算有人坚持要说“父子之间没什么恩”,他至少也得承认“父亲并不欠儿子什么债”。“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这话父母可以说,其他人也可以说,而孩子如果也理所当然地这样说,就有点不合情理了。实际上,父母对于孩子的养育,从来都是含辛茹苦,尽心尽力。他们并不期望能有什么回报,如果能够得到一句关切的问候,在他们则已经是“受宠若惊”的事情了。孩子若像债主一般天天逼着父母作那些力所不及的“奉献”,对他们来说几乎就是人世间最大的心灵折磨。我们都需要体谅,父母当然也不例外,要学会体谅别人,首先就要学会体谅父母。
我们还需要学会负起责任。等到我们慢慢长大,我们就得承担起自己应该承担的那份责任,无论是对自己,对父母,还是对他人,对社会。而单从做好儿子一面来讲,我们尤其需要早日自立,尽量减轻他们的负担,同时多为他们做一些可以做到的事情。别忘了,在我们被放到“宽阔光明”的地方之后,父亲还在身后独自肩着那道“黑暗的闸门”,我们有责任把他一起带到幸福的生活中去。
这样的“需要”还有很多,我当然不可能一一穷尽。再套用一句鲁迅先生的话作为结尾:“我现在心以为然的,便只是爱。”心中有了爱,便能学会感恩,学会体谅,学会负起责任,学会怎样做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