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

2024年暑假致学生家长的一封信

发布时间:2024-07-01  点击:

敬的家长:

您好!连雨不知春去, 一晴方觉夏深。在您的关心和支持下,学校本学期各项教育教学工作已顺利完成,在此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

孩子进入大学,便逐渐开始独立走向成熟了。但作为家长,孩子却始终是头的牵挂,家长们常常会关注他们的身体健康、学业成绩和生活习惯,但却容.忽略日常生活中的情绪和感受。

心理健康是孩子快乐成长和健康生活的基础,也是他们成就未来的基石。大学这个阶段,您的孩子会经历心理迅速走向成熟的阶段,也会面临学业、人、就业、情感等压力的困扰。由于各种原因,孩子可能不会告诉你自己真实的感受和内心的痛苦。

因此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准备了一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指南,值此暑最来临之际,期待家校合作,做好亲子沟通,共同关注同学们的心理健康,帮助同学们正确处理情绪,调节心理冲突,享受美好人生!


孩子心事要知道

一个人成长过程中,因为外部客观因素和内在个性特点等原因的影响,都有可能产生一些心理困扰,其严重程度可能还达不到心理障碍的程度,但是同样会带来情绪、认知、行为、生理等方面的不良反应。这些问题如果不及时类性并合理调节,长期累积下去也有可能发展成心理障碍。大学阶段,学生常见的心理困扰通常表现在学业、人际、适应等方面。

一、学习学业问题

大学阶段最重要的任务还是学习,许多事实表明,学业压力是引起大学生心理困扰的主要原因之一。

当发现孩子在学习上存在困难或学习很努力但始终不能获得理想成绩时,家长可以了解孩子所设置目标是否合理?感到艰难的地方是哪里?再给出合理建议。

二、人际关系

大学生交友范围扩大, 接触的人也较中学时期更多,人际关系也变得复的成于间为有车或是映定技巧证不做、不会社行变件时,应多些包容和理解,同时进行积极鼓励,给孩子充分的支持,陪伴孩家长不可进行指和抱怨还可以传授其交往技巧,教会孩子换位思考,同时可在于发现其身上的闪光点。日常交流中进行纠正练习。

当孩子比较被动且容易怀疑他人,因此难以结交知心朋友时,要让孩子知对定会是一个双方互动的过程,你想要获得什么那必先付出同样的甚至更多,同时,与人交往时少计较、多理解,少嫉妒、多赞赏,少要求他人、多反思自己。

三、适应问题

每个人在适应新环境时会表现出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家长首先要引导孩于认识凡事都有一个过程,太过焦虑会适得其反,做好情绪疏导。

此时家长可以鼓励孩子积极探索,主动做一些尝试,成功与否不重要,重点在于拓宽自己的边界积累新的经验。与孩子保持交流,当其暂时没有成功融人新环境,尚未建立新的人际关系时,家长应与孩子保持积极稳定的联系,让孩于焦躁的心有依托,也可以与以前的老师同学保持联系,获取社会支持。让孩子学会主动求助他人,自己解决和寻求帮助都是能力和勇气的表现,求助对象可以很广泛,不同人看待问题会有不同的视角,都值得参考学习。


亲子相处要记牢

在与孩子的交流过程中家长们要切记保持尊重与理性的态度。在这个年龄阶段,孩子们已拥有独立三观体系和成熟的自我人格意识。命令和强势的交流方式不但可能阻碍孩子们自尊、自信的发展,阻碍领导力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更能起到相反的作用,使我们失去孩子们的信任和尊重。把孩子看作另一个成年人,理性地与其探讨问题、一起权衡利弊,才能与孩子们进行有意义的沟通,帮助孩子们成长。

家长可以尝试做到以下几点:

一、做到理解与倾听

要了解孩子的想法,用开放式提问微及孩了表达的欲望,例如发生什么事了?当时是什么感觉呢? "当孩子感觉对方有在用心倾听他的时候,他就会觉自己被人理解了。

二、无条件积极关注

人都有积极关注的需要,即希望能够被他人用积极的态度对待,包括爱、重、支持、 赞赏等。 一个人即使有缺点、犯错误,,也能够得到他人的积极关注为无条件积极关注,通过这种方式帮助孩子找回自信、重塑自我。

三、让孩子学会自助

要让孩子自己意识到改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当他自愿寻求帮助接受辅导时才有可能发展出“自助”的能力,此时家长们可以做的是给出建议、帮助其理请思路、监督他执行计划、提醒他看到自己的进步。

四、求助于专业人士

当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已经超过自身应对能力时,家长和孩子都应主动及时求助专业人士,包括医院精神科和心理科医生、学校辅导员、心理咨询师等。心理疾病和身体疾病一样,早发现早治愈。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同学们的假期生活离不开您的指导、约束、教育和监护,相信在您的正确教育和引导关怀下,同学们一定会在浓浓亲情的滋润下度过一个安全、充实而快乐的暑假,并能以充沛的精力和饱满的热情迎接新学期的到来!

最后,感谢您对学校工作的一贯支持。祝您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欢乐!


设计维护:永城职业学院网络中心 通讯地址:永城市东城区学府路002号   邮编:476600